首页» 校友之家» 校友风采

研精钩深 铢积寸累——访计算机专业86级汪晓东

研精钩深 铢积寸累——访计算机专业86级汪晓东



人物简介

汪晓东,北京工商大学(原北京轻工业学院)自控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90届毕业生。后就读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,获飞行器控制、制导与仿真专业硕士学位。现为恩艾仪器有限公司亚太区政府及教育业务发展总监。先后任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2所、中国惠普有限公司电子测量仪器集团、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、是德科技有限公司新加坡公司、北京方略博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。现任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理事,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。


人物特写

回望校园,求学之路朝斯夕斯

汪晓东的求学之路不算遂心。提到进入大学,对他而言是一次阴差阳错的机缘巧合。说到选择轻工业学院,他的理由很简单,离家近,专业新,对于他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。

大学四年,汪晓东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。提到最喜欢的课程,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数据结构。这一门课好像一下子打通了他学习计算机的脉络。四年计算机专业的学习,锻炼了他的逻辑性与工科思维,解决许多问题时,都离不开这样一个基础思维和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方式,对之后的学习乃至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。凭借着优异的成绩,汪晓东带着学校介绍信走进了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大门,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。

他至今怀念那段“造火箭”的日子。刚收到录取通知没多久,他便参与了921工程。他所负责的运载火箭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是一项相当危险的工作。这个系统主要负责火箭位于地面的各项工作的测量检查,是确保火箭能够正常升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火箭发射之前,他们要住在一个山洞里,备上七天的水、氧气、干粮,“万一外面发生爆炸,我们得在这坚守。”火箭发射时,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撤离,只有他们必须留在火箭附近,等待火箭升空的那一刻。

也正是这份工作,为他的硕士论文提供了研究方向:远距离通信。我们国家的火箭制造需要这样一种技术,能确保测发控人员远距离、安全、精准地获知火箭周围的情况。“虽然所做的事可能很微小,但是对当时从事的型号任务是非常伟大的事业。”在那个普通人家装个电话都是奢望的年代,汪晓东已经将光纤通讯利用在航天领域,数年如一日地为这项技术付出自己的努力。

航天事业是一项需要传承的事业,其中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,离不开每一代航天人的努力。汪晓东自豪地表示,如今的“长征二号”火箭的测发控制系统,仍然以他自己设计的系统为原型进行不断的迭代演进。前段时间神舟十二号发射,汪晓东激动地转载到了朋友圈。看着自己曾经参与测量的火箭缓缓升空,他心中充满无限的欣慰与自豪。

步入工作,抓住机遇,躬身入局

“只干一件事是不够的”,汪晓东在采访中反复强调。这股闲不下来的劲,是他毕业后选择进入惠普公司的最大原因。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至今仍在他心中回响:“任何人都在工作中追求完美的创造性,只要赋予他们适宜的环境,他们一定能成功。”

这是一个与其他公司截然不同的工作环境。在惠普公司之前,汪晓东面试过雀巢、诺基亚等多家外企,但唯有惠普,在面试环节便让他体会到了不同。这次面试不同于既往的面试模式,而是直接询问他是否懂得“marketing”,在得到不确定的答案后,面试官竟然直接在黑板上细致地为他解释介绍这一名词。进入惠普公司,对于汪晓东而言是一件幸运的事。他发自内心地喜欢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,这种企业文化促使他几乎尝试了公司业务范围内所涵盖的一切领域,也促使他走上一个更高的平台。

曾有其他公司开出更好的条件邀请他,惠普的竞争对手甚至给他开出了双倍的工资。彼时正是他在惠普工作生涯的转折点,一个特殊的契机促使他从前端转向后端,开始尝试自己研发产品。权衡之下,汪晓东放弃了丰厚的薪酬条件。他不想再做七八年来一直在做的工作了,他要的是一场全新的冒险。

“我的特点是躬身入局。我不是在听,我是真的进去干。不进去干,我就觉得我没在那个圈子里,我不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什么,我宁可去冒这个险去尝试。”

从惠普公司到安捷伦科技公司,再到Keysight Technology Singapore公司,汪晓东在测试测量行业一干就是20年,从中国走到全球,再转到新加坡生活,他一直保持着好奇心和不断探索新领域的习惯。

2016年初从新加坡回国后,汪晓东再次尝试全新的领域,加入北京方略文化传媒公司,作为公司的副总裁兼科技期刊集团CEO,运用在外企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流程,仅用11个编辑人员就管理了国内顶级的7个学术期刊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借着公司讨论参加纪念长征70周年公益广告比赛的事宜,汪晓东接管了影视部,再次开启了一段完全跨界的工作体验。尽管影视行业的思维模式不同,他却从中挖掘出了自己独到的优势:“传媒专业的人在沟通时,脑子里想的是这个场景我应该如何渲染,用什么去表现。但是他理解不了对方讲的技术点是什么。”他便在其中恰到好处地充当了一个翻译的角色,带领影视部出色地拍摄了多部高科技央企的公司形象宣传片,也参与了包含平面媒体、互联网媒体、影视媒体等多种传媒,从策划、导演、制作、编辑、宣传、发布和运营的全流程。每次讲到这段经历,他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快乐。

时光飞逝,初心不改。汪晓东心里一直不忘自己的第一份事业,作为一名“航二代”,2017年他再次回归航天,成为航天科工集团智慧企业总体部的一把手,加入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改革大潮,带领团队进行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与系统实施,也算是再次圆梦航天,回归大学里所学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老本行。

从1986年入学,到2017年回归,30年的变化,是一种缘分,更是一份执着。而作为央企领导的最大收获,就是站在更高的视角和更广的维度,真正理解了国家重大决策的核心内涵、战略方向和改革开放的决心。

2018年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,2019年末的新冠疫情,很多事情的发生让人猝不及防,然而中外科技的交流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但没有减退,反而在逆境中不断加强、不断加速。

2019年末,汪晓东再次逆流而上,跻身并投入国际高科技前沿,加入全球顶尖的测量软件公司——美国NI公司。作为亚太区负责政府及教育业务拓展的总监,他以第一视角和亲身经历,将全球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国内,继续推动国内广大科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。

从央企到外企,从外企到国企和央企,又从央企再入外企。从计算机到测量,再到传媒,再次回归信息科技。虽已年过50,但汪晓东的脚步一刻不停。尽管这些工作的更替可能是基于一个个巧合,但他心里清楚,他骨子里就是一个永远对事物保持好奇心的人,如果给他重来一次的机会,他依然会坚定不移地顺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。

寄语北工商,保持好奇不断沉淀

“现在回想起我的人生经历,都不是像预测的那样。在不同的阶段恰巧遇到一个点,那你就去做一件事情——去做了,也许一直就做了。”这是汪晓东对自己三十余年的求学、工作生涯的总结。他的半生,看似每一步都是顺从命运的安排,却每一步都走出了自己的路。

谈及三十余年的学习、工作经历,汪晓东感受最深的便是不断的积累与沉淀:“找第一份工作不用着急,哪怕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工作,没关系,把它作为一个锻炼的基石。”他希望如今在北京工商大学读书的学弟学妹们明白,经验的积累在于不停的尝试,当找到适合自己的单位与工作的时候,便应该沉淀下来积累核心价值。多年的工作经历中,他切身体会到只有积累到六七年才能够获得自身的核心价值,虽然可能做过许多不同种类的工作,但只有这一份积累出的核心价值,才是最终被社会所认可的价值。

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。只有在不断探索中日积月累,才能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

记者手记

第一次邮件联系汪学长时,我们的心情都是忐忑的。对于两个初入社会的学生而言,他的经历、成就,都是我们难以企及的。相比之下,他本人的态度亲切得出乎我们意料:迅速的邮件回复,热情而耐心的工作环境介绍,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。

在采访正式开始时,我们都有些拘谨,汪学长似乎也感受到了我们的顾虑,大方地按照我们之前发送的采访提纲,自问自答地谈起了自己在轻工业学院的经历,无疑冲淡了一些尴尬的气氛。他对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得充分而详尽,甚至在其中穿插了非常多工作中的细节。

他似乎并不把这场采访当做一份“学校的工作”来完成,而是在回忆自己经过不断努力而取得的成绩。特别是当聊到中国的航天员入驻自己的“天宫”时,他自豪地告诉我们:“你们知道吗?发射神舟飞船的运载火箭CZ-2F,它的地面测发控制系统的原型是我设计的。这是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!”

随后采访进行的十分顺利,汪学长耐心细致地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,以及工作中得出的宝贵经验。此时他并不像一位被采访对象,而像一位亲切的老师在传道授业,我们也从中收获了许多经验以及帮助。

在采访的最后,汪学长也向我们表示了对学校建设的关心,纵使毕业多年,他仍然对工商大学的发展有着期待以及美好的祝愿,这也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母校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重要的。

这段难以忘怀的校友采访会是我们作为新闻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步,我们从中学习和收获了许多,我们为有着如此优秀的校友而感到光荣与自豪。


采访记者:新闻191 韩楚衣、陆龙天、赵丽红

指导老师:刘娟

审核:杨秀萍